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首:佛首098

唐代夹纻干漆观音菩萨头像(香港苏富比)

尺寸:高43.3cm
年代:唐代
质地:夹纻干漆
风格:中原
来源:拍卖会
成交:21,700,000港元(2017.04)
参阅:香港苏富比
鉴赏:

观世音菩萨佛相庄严尊贵,感染人心,再现佛说之至美臻善。艺匠巧以夹纻干漆妙制菩萨头像,面容静美祥和,钟灵秀雅,非他法能及。夹纻技法造像不仅灵活精准,且气韵生动,栩栩如真,棱角分明而曲弧婉柔圆润,再现菩萨圣严、智慧与慈悲。

唐代佛教盛行,深入社会各阶层。帝王崇佛,大兴寺院,僧人倍得礼遇,免税免徭役,促使僧人数目快速扩张,公元840年间虽有毁佛政策,但为时甚短,无法抑止佛教于中国各地传扬。

在此同时,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造像艺术随之诞生。虽于一世纪以前,中原已见佛教造像,虽逐渐摆脱希腊、印度、中亚风格影响,风格仍较形式化。盛唐时期,佛教造像风格自然写实,面貌逼真灵动,姿态柔软,属中国雕塑艺术之至高发展。此菩萨头像应造于盛唐玄宗一朝(公元712-756年),神情气韵巧妙如生,神佛慈悲近人。

夹纻干漆菩萨头像独一无二,著录不见相似者,造形近类西安安国寺旧址出土一件汉白玉菩萨首,现藏西安碑林(图一)。此像华美庄严,存世不见他例,面颊丰润,凤眼垂目,眉弓有力,双唇饱满,长耳垂珠,丰发厚髻;见《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4.隋唐雕塑》,北京,1988年,图版50(图一)。

安国寺建于公元710年,大唐国都长安,座落在大明宫侧,属密宗佛教真言宗,遗址发掘出一批佛教造像,除前述观世音菩萨头像,均为密教神祇,应为同一时期供奉之尊,造于盛唐时期玄宗一朝或之后。汉白玉造像华美宏伟,描金细绘装饰,应为皇室供养而作。

唐玄宗以道治国,虽曾数度设法限制佛教扩张,却与其他皇室贵族一样信仰密教,印度密宗高僧至长安为皇族弘法,并曾随侍玄宗,为帝王举行法事。

Henric Sørensen 论安国寺应毁于九世纪末(871年懿宗仍曾造访),「寺院遗迹之雕塑残件及绘画中佛尊、菩萨、明王像,均为密教」;「可惜于中国境内如此华美的文物仅剩极少数得已留存至今,若非唐代中期远渡而来的日本僧人,孜孜无倦地将中国佛画、蓝本、手卷及各类文物带回保存,我们对于唐代中至后期密教之发展或将一无所知」(Charles Orzech、Henric Sørensen 及 Richard Payne 编,《Esoteric Buddhism and the Tantras in East Asia》,莱顿,2011年,页404-5)。僧人携回之唐代雕塑,对日本雕塑艺术影响甚是长远。

干漆夹纻工艺早年传入日本,发扬光大,持续不衰,尤盛行于八、九世纪,同时密宗佛教亦是蔚为风潮。平安时代早期,高僧空海(公元774-835年)与最澄(公元767-822年)曾赴中,带回许多重要宗教文物,空海于长安修习,返日后创真言宗。「观音菩萨」为日本密宗佛教中,深得景仰之神祇。

干漆夹纻工法繁复,于中国施作历史似乎未有久持,唐以后仅虽数度再起,但技艺不逮,难复唐时辉煌。此尊菩萨首尺寸较真人更大,类同者惟有近年售出之坂本氏藏干漆佛首(图三),与本品或原为同一出处,硕大浩然,精美绝伦,应属皇家供养之尊。

起始以木柱为蕊,泥塑作模,贴蘸漆麻布以为胎。复施重漆,巧工精雕,敷彩添色,最后割开背面取出木蕊泥坯,只余薄麻漆层,脱胎成像。较之石雕,夹纻显然轻巧,可制于城镇内之专门作坊,再运送至各地,也适用于巡游仪式中作行像,甚至渡海赴日。

以此繁复漆艺制成之唐代造像,珍稀罕见。夹纻漆塑制作艰巨,大费周章,制作数量受限,加上干漆纤巧,保存非易,如今事隔千年,硕果仅存,难能可贵。坂本氏藏夹纻干漆佛首,应为现知最为相近之例,曾展出于《开馆特别出品「精品选集」》,九州岛国立博物馆,福冈,2005年,编号30,后于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售出,编号120(图三);此外,著录可见另一尊私人收藏干漆菩萨头像,尺寸相当(约50公分),虽应与本品出处相异,风格则近类,佛面祥静自然,细节精巧,发髻柔垂,较之清瘦。

传世唐代夹纻塑像,另有六例,各具风华,但与本品相较,论气势规模,无有及其浩者(现存最大佛坐像,96.5公分),论精神气韵,亦无有能与之媲美者,尤其眉目神情,精妙非凡。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著名夹纻坐佛,尺寸最大,刊载于《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卷4,东京,1997年,图版132;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存相类坐佛,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作例(页809)同录于松原三郎,《中国仏教雕刻史论》,东京,1995年,卷3,页810。山中商会旧藏半身佛像,现时下落未明,刊于 Osvald Sirén,《Chinese 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伦敦,1925年,版549;还有一件半身佛像,现藏西雅图艺术博物馆(馆藏编号57.71),原属 Eugene Fuller 纪念收藏。上述诸佛塑像,造形相近,彷似有所关连,反观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菩萨坐像与曼舞天女(馆藏编号1983.86、1953.356),风格则截然不同。

李雪曼,〈A Chinese Lacquer Sculpture〉,《Bulletin of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卷43,第1期,1956年1月,页6-9,讨论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天女,提及部分前述造像,并举了一些年代较晚之例,如 John D. Rockefeller Jr 藏罗汉像,未必为唐代漆作,相关著录似乎仅见李氏一文。Siren 曾于著作刊录巴尔的摩华特斯美术馆藏坐佛之图(馆藏编号25.9),木胎表面覆以布料漆层,有说乃上述夹纻脱胎塑像之雏本。

此件菩萨首呈现成熟唐代雕塑风格,近似山西太原市郊天龙山石窟石雕菩萨,如东京根津美术馆藏品,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图二);参考展览图录《中国の石仏 : 荘厳なる祈り》,大阪市立美术馆,大阪,1995年,编号67;及 Alan Priest,《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纽约,1944年,图版 LXXXIV。并比较一件木雕造像,年代略晚然造形类同,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载于《中国美术全集》,前述出处,图版68。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首:佛首098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佛首/佛首098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