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266

11世纪克什米尔合金铜文殊菩萨举剑坐像(保利香港)

尺寸:高16cm
年代:11世纪
质地:银铜合金
风格:克什米尔
来源:拍卖会
成交:1,770,000港元(2016.04)
参阅:保利香港
鉴赏:

铭文:ཁག་བན་ཀྱ་གཡང་དམ་ལགས(以藏梵两种文字合写)译为:ཁག་(国名)བན་王子发弘愿祈制 喀且传妙相 银光照大千——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266

克什米尔风格银铜合金文殊菩萨像欣赏

在藏传佛像艺术早期发展史上,克什米尔(藏语称「喀且」)无疑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地区:一方面它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传承古老的犍陀罗艺术,并形成独特的地域造像流派和风格,成为南亚次大陆佛像艺术风格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支;另一方面以毗邻我国西藏西部的地缘关系,对我国西藏西部佛像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西藏佛像艺术的重要源泉之一。一直以来,克什米尔造像以鲜明的风格、独特的工艺辉耀于国际艺术品市场,广受世界范围内佛像收藏和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今春香港保利拍卖公司推出的这尊文殊菩萨像就是一尊典型的克什米尔风格造像,由此可以看到克什米尔造像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风格特点。

此像头戴三角形三花冠,头顶结高发髻,余发编成两条粗硕的发辫垂搭于双肩,耳边有花结,两耳各缀不同形制的耳饰。面形长圆,脸颊圆鼓;扁鼻厚唇,下颏鼓凸;眉眼细长,眉间饰白毫;双目睁视;目光如炬,突出菩萨对大千世界的慈悲观照。身姿挺拔,胸肌高隆,腰部收束,躯体健硕,充分表现了文殊菩萨为「法王子」的身份与气质。上身袒露,颈饰项圈,左肩斜披络腋,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手腕戴素镯,双肩披大帔帛。僧裙薄透贴体,衣纹简洁,突出了大腿肌肉及骨骼的起伏变化。帔帛翻卷飘垂,褶皱自然写实,富于装饰意味,为克什米尔造像常见的表现形式。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右手高举持宝剑,左手当胸持经卷。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莲座造型独特,为圆形束腰式,上下满施莲花瓣,莲瓣宽大肥厚,头部尖锐,形态逼真,明显可见与犍陀罗造像上莲花瓣的继承关系。其下又承以方形台座,台座正面阴刻一行铭文,ཁག་བན་ཀྱ་གཡང་དམ་ལགས经专家辨读为梵藏合写形式,汉译为「ཁག(国名)王子发宏愿制造」,由此而知此像出自一位国王的王子发愿铸造,具有非凡的地位和历史价值。身后配有圆形头光和身光,背光上刻画火焰纹,突出了菩萨的崇高地位和智慧无限的功德。特别难得的是此尊造像以银铜合金铸造,铜质细密,表面莹润光亮,银光泛泛。整体造型完美,风格古朴,工艺独特,品相完好,堪称一尊非常难得的早期域外风格造像珍品。

此像从风格到工艺体现了克什米尔造像鲜明特点,具体表现如文殊健硕的躯体、头部所戴三角形大花冠、圆鼓的面部、全身鼓胀的肌肉、周身所披大帔帛,以及合金铜材质、眼睛嵌银等,都是克什米尔造像上常见的艺术特征。特别是类似造型样式的造像在克什米尔地区十分流行,目前有不少实物遗存下来,如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铜金刚萨埵像、美国诺顿西蒙博物馆收藏的铜弥勒菩萨像、西藏布达拉宫收藏的多尊不同题材的铜菩萨造像等。其中西藏布达拉宫的收藏最为丰富,在瑞士施罗德所著《西藏佛教雕塑》上卷《印度和尼泊尔》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造型风格的实物图片。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克什米尔造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造像的局部刻画不甚清晰,也不够准确,显得比较模糊,颇有做工粗糙之嫌。这一点看似为克什米尔造像的不足之处,实则是克什米尔造像区别于其他风格造像的优胜特点,体现了克什米尔造像既重外在写实,又重内在意象的艺术传统,展现了克什米尔造像独特的妙不可言的艺术韵味。17世纪初西藏著名艺术大师十世噶玛巴却英多杰在其绘画和雕塑中,执意地追摹克什米尔艺术风范,创作了大量卓而不凡的优秀艺术作品,由此足见克什米尔造像的无限魅力和在西藏佛教艺术史上的深远影响。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266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文殊菩萨/文殊菩萨266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