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103

13世纪大理国铜质释迦牟尼佛说法坐像(龘藏)

尺寸:高约15.3cm,宽约10.3cm
年代:13世纪
质地:铜、朱红底漆、金漆
风格:大理
来源:龘藏
成交:115,000元(2019.04)
鉴赏:


大理国(913~1253)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五代至南宋元时期,以白蛮族为政治主权,盛行佛教。大理国的疆域涵盖了现今的云南、贵州省,位处中国领土西南,建国者为段思平,前朝为南诏。大理国之盛世持续至13世纪中叶,直到元朝大蒙古国忽必烈皇帝「革囊渡江」,将之消灭。灭国之后,当地仍然由被元朝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的段氏所管理。
佛教传入洱海地区约是在公元8世纪,南韶中后期十分盛行,并于大理时期达到鼎盛。不仅被推崇为国教,更因皇室信奉佛教,全民兴佛。“叶榆三百六十寺,寺寺半夜皆鸣钟。伽蓝殿阁三千堂,般若宫室八百处”,叶榆指的即是大理;此诗充分地描述了当时佛教的盛况。

在佛教造像历史中,宋、金、辽、大理国这两百年,也就是10~13世纪,各地区造型较易混淆,然而大多仍以宋代之中原风格为依归。虽然宋朝强国环伺,国力式微,但辽、金等国亦信奉佛教,因此,即便是远在西南地区的大理,也都深受到来自中原的佛教文化所滋养,而出现近似于宋代风格的造型。佛像之制作地区不易分辨的情况,因1980、90年代逐渐有许多国外博物馆合并研究而改善,对于宋代、金代、辽代或大理等造像已有清楚的识别标准。在目前国内外公私收藏中,大理地区的金铜造像多以阿嵯耶观音、立姿观音比较常见,佛像这种题材则相对来说比较少见。

此尊大理国晚期的释迦牟尼像以铜为体,朱红底漆,最后在表面施予金漆,铜胎较薄但铸造精美。造像清晰厚重的包浆,斑驳状的氧化层,露胎处返锡的黑漆古,无一不表述出此尊佛像所经历的历史沧桑。佛陀螺发,螺发硕大,排列整齐。肉髻凸起平缓自然,隆起如馒头状。发际线平直圆滑,面庞扁平方阔。眉线圆弧优美,与鼻梁相连,鼻准挺拔,鼻翼宽阔。眼睑平滑,双眼微睁如杏仁状。嘴巴小巧,唇线优美,嘴角微陷,流露笑意。下颌饱满,两颐丰盈圆润,呈富态之相。整个面相具有鲜明的白族人的面容特征,同时又将佛陀的慈祥和庄严融入其中,这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经典呈现。佛陀双腿一上一下,仅露出右足,结半跏趺坐姿。这一点也是大理佛教造像的一个特点,释迦牟尼、大日如来等佛像多为半跏趺坐,不同于中原和西藏的佛像。佛陀身躯挺拔,肩宽腰圆,胸部饱满厚实,体态比例协调。双臂修长,匀称有力。左手结禅定印,右手结说法印。身着袒右式袈裟,袈裟衣角搭覆于右肩。衣纹自然流畅,胸前、左臂以及双腿衣纹层层叠叠,如行云流水,呈现出袈裟轻柔的质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就艺术风格而言,其所表现出来的唐宋五代时期的遗风十分浓郁,这是历代大理国君奉中原为正朔,自觉引进和学习中原汉文化的表现。同时在诸多方面也有着异于中原造像的特征,这是沧山洱海之畔白族先民独特创造与独特审美趣味的体现。

参阅:
1、 文物出版社,《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第174页。
2、 云南美术出版社,《妙香佛映--南诏大理国佛教造像艺术品鉴》,第88页。
3、 藏新艺术有限公司《中国佛画之美—善缘无量》,第136-137页。
4、 香港苏富比2018秋拍,Lot3686,十二世纪大理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成交价:RMB  3,243,840。
5、 中贸圣佳2018年春拍,Lot0656,明大理三身佛,成交价:RMB 5,520,000。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103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103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