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26

东魏西魏时代的佛像

永熙三年(534)高欢强迫孝静帝将北魏的都城自洛阳迁往邺都 ,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据河北临漳为都城,西魏据长安。

东西魏虽然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也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佛像,相较之下西魏的造像风格仍可说是北魏晚期的余风,造像风格上偏潇洒飘逸,佛、菩萨面相较为消瘦。特别是造像碑雕刻成就较为突出,其内容丰富,构图紧凑,刀法纯熟。运用高肉雕,减地阳刻,阴刻等多种技法,使佛碑能最大限度地扩充容量,继承发展了汉代画像石的传统。

东魏则整体风格和佛的面相稍显丰满些。造型端正,技法纯熟,有不少精美的铜、石之作流传于世。

如乐氏造金铜弥勒立像 ( 东魏天平三年 536年 高61.5厘米 美国宾州博物馆藏)佛像高肉髻,有发纹,褒衣博带式大衣,衣纹段面有明显的阶梯状,尚有浓厚北魏中期遗意。大衣下摆向两侧飘出。但光背顶部尖瘦,覆莲台成半球状,这些都是东魏到北齐一直延续到隋的特点。此像作工精细,衣纹流畅,金色完美。

 

比丘法阴等造坐佛碑像 (北齐天保八年 557 石灰岩 高150厘米 瑞士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 释迦佛褒衣博带式大衣,双手作施无畏、予愿印,大衣下部衣褶密簇,成悬裳座式。周围簇拥着二弟子、二菩萨、二金刚力士及双狮,构图紧凑,刀法流畅,造型生动,是东魏石雕的上乘之作。

武定元年(543)骆子宽等七十人造释迦像 (石灰岩 高142厘米 美国波士顿市嘎特那美术馆藏)此佛碑虽为浮雕,然多层镂雕,运用减地和阴阳多种刻法,使画面极富立体感与变化。碑首为佛及供养人, 婆薮仙人和鹿头梵志雕刻生动。下部为维摩诘与文殊对坐说法。碑后刻有千佛。碑座四面刻山神王、风神王、树神王、珠神王等八位神王,是唯一雕刻有神王名称的造像碑。此碑内容丰富,镂刻精美,是佛教雕刻史上的名品。

此外如李道赞等五百人造佛碑像( 武定元年 543 石灰岩 高308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李洪演造佛立像( 武定二年 544 石灰岩 高92.5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美术馆藏)都是著名的造像碑代表作。

苏丰洛阳造菩萨立像(武定二年,54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菩萨束冠的缯带低垂于两耳,肩上有垂发,天衣成鱼鳍状飘垂于身两侧,帔帛在腹部穿过一环,足下为覆莲座。右手持莲蕾,左手持桃形饰物。衣饰轻薄,刀法流畅,是东魏曲阳地区石雕的代表作。

日本藤井有邻馆藏东魏元象元年(538年)薛安颢为亡女棕香造交脚弥勒石像, 此像为陕西所产黄花石所雕,发愿文为“元象元年四月八日……前荧阳太守薛安颢为往女魏氏造玉像一区……”。(此图缺,见海外及港台佛像080页)

弥勒肩部饱满圆润,四肢和躯干分明,衣着紧裹躯体,衣纹浅显,没有大起伏的立体感式的衣褶,此种样式也是北齐时代曲阳石雕的传统手法之一,可看出是受了印度笈多时代(320-450年左右)萨尔那特地方雕刻佛像样式的影响。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26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26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