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51

15-16世纪西藏铜鎏金文殊菩萨说法坐像(四川君庭)

尺寸:高35.5cm
年代:15-16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西藏中部
来源:拍卖会
成交:2,530,000元(2016.04)
参阅:四川君庭
鉴赏:

常住寂光应众感 万川一月影咸彰

——明代藏中风格铜镀金文殊菩萨像欣赏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051

今年大年初七,得闲到成都安军先生的工作室小坐,席间安先生请出十几尊佛像,供大家一起欣赏。举目一看,大多数佛像可以说是平常难得一见的珍品,但唯独这尊铜镀金文殊菩萨像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感觉既惊喜又亲切。原因是,去年年底有一位信佛的居士托我找一尊文殊菩萨像,他要求形象庄严,体量硕大,要用于供奉,但经过多方努力也没有找到他合意的尊像。我当时就得到一种体会:文殊菩萨像非常多见,但体量大、品相好的十分稀有;而偶有现身,又往往不为真正需求者所知所识,失之交臂。现在这尊铜镀金文殊像突然出现在眼前,顿时就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立刻领悟到:文殊菩萨其实一直就在这里或那里,如如不动,只等有缘之人。

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切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很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慧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代乾隆皇帝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这些化身形象也都带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志,即手中或肩花上有经书和宝剑。

这尊文殊菩萨头戴花冠,正面中央花瓣根部又各生一枝花瓣向两侧伸展,形成月牙形状,为当时造像常见的花冠样式;头顶束高发髻,髻顶又安宝珠,余发盘成一条大发辫垂于左肩,非常特别;耳侧缯带呈U字形飞扬,耳下垂大圆环。面相圆润,眉目清秀,低垂的双目和嵌于眉间的白毫意在表现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而小巧生动的五官又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藏族女性的淳朴与善良。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上身饰项圈和长链,其下缀满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衣纹紧贴身体,衣褶散落于座面;腰间束带,腰带下亦有连珠式璎珞装饰;手和足部还有钏躅装饰。全身的装饰如花冠、耳环、链珠、宝带、璎珞和钏镯上都嵌有绿松石,极大地增添了尊像华丽的色彩。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两手置于胸前结说法印,手心各牵一莲茎,左右肩花上分别安置经书和宝剑。经书和宝剑是文殊菩萨形象的重要标识,皆有美好和深刻寓意,利剑表示可以斩杀一切烦恼之贼,经书表示智慧渊博如大海。莲座为圆形束腰式,底盘显得硕大厚重,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莲瓣细长饱满,上下对称分布,且周匝环绕,其精致与讲究,远非一般可比。莲座下有完好的装藏,严实的包底和其上刻画的羯磨杵图案牢固而有效地护卫着内膛的装藏,使其继续保有神秘的宗教灵性与加持法力。通观这尊造像,可谓造型完美,法相庄严,装饰繁缛,工艺精细,体量硕大,品相一流,充分展现了明代西藏中部地区佛教造像的工艺特点与艺术风采,不仅有着重要的文物艺术和收藏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对于信仰者来说,是一尊十分难得的供奉上品。     行文到最后,我不禁又想起曾经托我找文殊菩萨像的那位居士,这不正是他要请的文殊菩萨像吗!但茫茫人海之中那位居士又在哪里呢,我全然不知。我相信缘分,但我更愿看到慧眼识珠者。拈来唐代诗人无尽藏的《嗅梅》一参,对于喜欢文殊菩萨的朋友或有所悟,或有裨益:“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不用四处寻觅,这尊上品的文殊菩萨像就在您我的眼前。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黄春和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51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51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