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9

唐代铜鎏金杨柳观音立像(龘藏)

尺寸:高约29cm,宽约10.3cm
年代:唐代
质地:铜鎏金
风格:中原
注解:右边飘带处有断、头光后配
来源:龘藏
成交:948,889元(2019.10)
鉴赏:

大唐遗珍 盛世荣耀
—唐代铜鎏金观音立像赏析 刘国鑫/撰文**

李唐之世,在我国史中,为黄金时代。文治武功俱臻极盛。世代长久,仅亚于汉(共289年)。国运隆盛,为前所未有。 盛唐之世(公元七世纪)与西域关系尤密,凡亚洲西部,印度,波斯乃至拜占庭帝国,皆与往还。通商大道,海陆并进;学子西游,络绎不绝。中西交通,大为发达。其间或为武功之伸张,或为信使之往还,或为学子之玄愿,或为商人之谋利,其影响于中国文化者至重。即以雕塑而论,其变迁已极显著矣然细溯其究竟,则美术之动机,仍在宗教(佛教)与丧葬(墓表)支配之下。

雕塑艺术最高的审美理想是传神和写实,这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唐代的雕塑艺术虽仍未完全摆脱宗教的羁绊,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由于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纪念碑的意义。宗教雕塑以外的雕塑艺术品在内容及表现上也大大超过南北朝的水平。在经过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之后,中国佛教美术的完整的成熟的风格也完全形成了。

唐代的金铜佛像以盛唐时期为成就最高。盛唐是唐代社会各种艺术最富有成就的时期,在雕塑艺术范围内就出现了奉先寺、天龙山和乾陵诸石刻那样的不朽杰作,而成为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历史上的高峰。盛唐时期,中国人朝气蓬勃,自信满满,以胖为美,形式美的观念积淀过程同样以人自身为根据,佛像也应是因为这个时候的趣味发生了变化。盛唐佛像在人体造型上的一大特点就是以饱满为美,给人以丰肥感。石雕造像中最典型如龙门石窟庐舍那大佛(图一),而铜造像则以美国费城美术馆收藏的一尊鎏金半跏趺坐菩萨像(图二)为代表,这两尊虽然材质不同,体量差异巨大,但是都是丰颐秀目,仪表堂堂,创造了传神之美的典范,突破了佛教禁欲出世的思想限制,塑造了饱满健美,有血有肉的理想形象。此时期无疑是中国造像史上最为出众的时期,时之造像当属中国写实风格艺术臻品佳例。

本尊唐代铜鎏金观音立像,可谓盛唐时期铜造像中的翘楚之作。造像通体鎏金,发髻高挽,上有化佛一尊,为阿弥陀佛,是观音菩萨重要的身份标识。多余顺发垂落于右肩一侧,发丝细密规整,垂肩而落极具律动感。容貌圆润大气,眉弯眼长,双目微闭,神色和蔼沉静,法相慈祥,神态端庄,却温和安祥,有典型的唐代“妙相庄严”之称。肌理感极好,身躯比例自然协调,周身细节处鎏金明丽动人,可见旧日辉煌;双肩宽阔,胸脯厚实,腰部收束,双腿修长,身体极为健美;上身裸露,胸前佩戴璎珞连珠,下着长裙,衣物轻薄贴体,两腿周围的衣物垂顺自然摇曳在地,宛如从天而降的瀑布;双肩的帔帛绕过双臂内侧,蛇形而下,线条流畅优美,尽显衣物轻柔的质感。不管是整像躯体肌肉的线条,还是垂肩的长发和璎珞长链,其自带韵律感使整件塑像的更为立体和全面。右手自然下垂持净瓶和莲花,左手持杨柳上举至肩。身姿十分生动自然,体态婀娜,温婉动人。冼足立于双层莲座之上,莲瓣饱满肥润,生机勃勃,富于自然美感,最下方的六边台座,衬托出的观音更是大气庄严!菩萨身后头光镂雕精美,外沿的熊熊火焰象征法力与光芒,其造型繁复细腻,环绕菩萨之头肩,与其端凝的面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尊造像姿态自在而超逸, 姿态舒坦自然,手法写实、概括、世俗气息愈益浓重,过去的那种棱角分明、方正、生硬的形式,已荡然无存了,反映出来的是万邦来朝的泱泱大国气度。大维德爵士对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大展所展出雕塑残像之评语,似与本品甚为相符,其塑像传统同属一脉:“中国雕刻匠人之巨作,优雅至极,动态横生,取材古希腊及远东印度之艺术遗风。罗纱贴身源自希腊雕塑,躯体转折之姿借镜印度艺术,然雕像之精神,灵动如生,独为中国匠人之巧心高技才得”。

唐代的铜造像存世较多,一般体量较小,大多在10厘米左右,超过20厘米极为少见,这件高达29公分,极为罕见。同时面相和形体都刻画的如此完美和大度,更是凤毛麟角,故此件造像勘称盛唐时期佛金铜造像的经典佳作。能与之相比较的有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尊收藏铜鎏金观音造像(图三),美国著名古董商、收藏家JJ Lally(蓝理捷)收藏的唐代铜鎏金观音像(图四),2013年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上的唐代铜鎏金观音像(图五)。上述作品皆是唐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但遗憾的是这些造像的头光和底座都以缺失,而龘藏这尊品相完美,从收藏价值来看,更胜一筹。

唐代的佛教艺术生动地诠释了南北朝以来的重大艺术沿革和嬗变演进,更以影响五代至宋以后雕塑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中国佛教雕像的发展轨迹,因此唐代的造像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一直炙手可热。在2018年纽约苏富比秋季亚洲艺术洲上,一尊唐代的石灰石雕菩萨立像(图六)创下了2960万人民币的天价。在香港苏富比2016年秋拍上一尊版本五郎旧藏得唐代十一面观音像(图七),以300万到400万港元估价上拍,经数轮激烈竞价,最终以788万港元高价成交。而在2017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一尊仅高14厘米得唐代观音菩萨立像(图八)更是以218万这以令人振奋的价格成交。

总而言之,眼前这尊唐代铜鎏金观音像,气度雍容、体量高大、品相完美、艺术价值极高。他穿越近千年的时光,款款走来,带着信徒虔诚的供奉与心底深刻的慈悲,向今人传递了唐人笃信佛教的思想,娓娓道来了盛唐气象的美好时光。在唐代造像近几年在拍卖市场上掀起一波波浪潮的背景下,亮相龘藏2019年秋季拍卖会,值得所有喜爱佛教艺术的藏有们重点关注!

参阅:
1.	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雕塑史》第163页;
2.	文物出版社《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第20页;
3.	文物出版社《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第252页;
4.	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肯纳齐的回忆》第206页;
5.	文物出版社《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第15页,第272页;
6.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中国寺院雕塑全集·金铜佛教造像》第80页;
7.	山西人民出版社 《海外及港台藏历代佛像:珍品纪年图鉴》第 485页;
8.	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隋唐时代的金铜仏:特别展示》图录编号131;
9.	科学出版社《唐代长安地区佛教造像的考古学研究》第118页;
10.	马毅强、方 莉、马丽君《洛阳市北窑出土的唐代鎏金铜造像》《洛阳考古 》2018年,第3期;
11.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五郎庙村发现唐代鎏金铜造型》《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4期;
12.	临潼县博物馆:《陕西临潼邢家村发现唐代鎏金铜造像窑藏》《文物》1985年第4期;
13.	卫斯:《山西平陆圣人涧发现唐代鎏金铜造像窑》《考古》1991年第12期;
14.	陈洪《散落海外的佛光神韵一记 <大遣唐使展>唐代佛教造像精品》;
15.	纽约苏富比2018春拍,Lot 0008,唐石灰石雕菩萨立像,成交价:RMB 29,660,070;
16.	香港苏富比2016秋拍,Lot 3218,唐鎏金铜十一面观音像,成交价:RMB 6,776,800;;
17.	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Lot 1606,唐观音菩萨立像,成交价:RMB 2,185,000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9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9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