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其它佛:其它佛007

2世纪犍陀罗石雕燃灯佛本生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尺寸:22.2 x 21.3cm
年代:2世纪
质地: Schist with gold leaf
风格:犍陀罗 Pakistan (ancient region of Gandhara, Swat Valley)
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参阅:外部链接
鉴赏:

这尊犍陀罗艺术品出自巴基斯坦开伯尔巴图克瓦省斯瓦特。为犍陀罗流行的浮雕故事画题材。此雕塑汇集了释迦牟尼佛前世为孺童时二次供养燃灯佛的故事。在过去无量劫中,释迦牟尼佛前世曾以七茎青莲华供养燃灯如来,又以秀发铺地,掩泥供养燃灯佛,以此得到燃灯如来的授记;“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这是二世纪古印度犍陀罗灰色片岩雕塑,表面施以金箔,现金箔大多已脱落。整尊造像古朴写实,人物造型丰满传神。孺童出现四次,将几个场景合为一处,自然和谐,实为二世纪犍陀罗造像艺术之珍品。内容表现为“献花”、“布发掩泥”及“授记后升空”等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浮雕中央主尊燃灯佛身着通肩长衫,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握长衫一角,正微笑着注释前方献花的婆罗门,此献花者正是释迦佛的前世善慧童子,当时他以重金买下五茎莲花,供养给燃灯佛。他头挽髻,发髻前部正中饰有宝珠,左手提净瓶,右臂上扬,持五茎莲花作供养状。在浮雕下方有一跪伏在燃灯佛足下,散发布地者,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佛,这里表现的是“布发掩泥”供养燃灯佛的场景。画面左上方有一婆罗门悬浮在空中,这表现的是释迦佛前世献花供养燃灯佛,燃灯佛为他授记后,即升空得“无生法忍”的场景;《僧伽吒经》曰:“我于尔时闻授记声。踊身虚空高十二多罗。住虚空中得无生法忍。”

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正巧遇到燃灯佛也在路上走着。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还用自己的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着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另据《瑞应本起经》卷上所述,释迦牟尼过去世曾是虔诚敬佛的善慧童子,当时他曾重金买下稀罕的五茎莲花,供养给燃灯佛。因此燃灯佛给这位佛子(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授释迦牟尼佛。

升空

《僧伽吒经》曰:“我念往昔。有十二亿诸佛如来出兴于世。皆号毗婆施如来应正遍知。彼诸如来我悉供养。以花香幡盖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乐具。悉以供养。我时出家。彼诸如来亦不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最后毗婆施如来说此法门。阎浮提众生闻已。于虚空中即雨七宝。尔时阎浮提众生悉无贫穷。我于尔时。亦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但闻空声而告我言。汝不久当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一切勇菩提萨埵。白佛言。世尊。经于几时。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告一切勇菩提萨埵言。谛听善男子。过九十二亿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号然灯如来应正遍知。我于尔时作摩那婆子。名曰弥伽。于然灯佛所。作摩那婆。修清净行。我见彼佛。以七茎青莲花。供养然灯如来。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然灯如来即授我记。摩那婆。未来过阿僧只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一切勇。我于尔时闻授记声。踊身虚空高十二多罗。住虚空中得无生法忍。无量阿僧只劫所修净行。与六波罗蜜相应。一切善根悉皆现前。如视掌中庵摩罗果。一切勇。我于尔时。令无量百千亿众生住于善法。一切勇。况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众生。”

燃灯古佛的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

“借花献佛”之典故

很久以前有一个修行人,大家叫他“善慧菩萨”。他为了从五毒中拯救众生,给自己制定了6种行为准则:用布施度贫穷;用持戒防止恶行;用忍辱化解嗔恨心;以精进对治懈怠;以禅定对治意念散乱、心不集中;以智慧破除愚痴。并锻炼自己用爱心、爱语和众生打成一片。有一天,善慧菩萨从竹林中走出来,见到很多修行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面露喜色。他恭敬地和大家打招呼,得知是灯照城正在准备迎接燃灯佛回国省亲。老百姓在击鼓唱歌,跳舞狂欢。老国王下令平整所有道路,买断所有鲜花,不准有人先于国王向燃灯佛献花跪拜。善慧菩萨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欣喜。他告别众修行人,快速向城里奔去。到了城里,善慧菩萨跑遍各个花店,真的买不到花。正在这时,他看到一位端庄秀美的宫娥,手中捧了一个大花瓶,花瓶上蒙着一块黄丝绸。善慧菩萨上前施礼道:“大姐,你的莲花能借给我几支吗?”宫娥惊奇地睁着大眼睛反问说:“你怎么知道我的瓶中藏着莲花呢?”善慧菩萨笑笑说:“你那黄丝绸下是7支淡紫色的莲花。我向你借会付给你钱的,我有500个银币,全部给你,借给我5支莲花,好不好?”宫娥说:“你这个人怪怪的,文质彬彬却穿着破旧的鹿皮衣;苦着自己,却舍得花这么多的钱来借莲花,到底为什么呀?”善慧菩萨说:“有佛出兴于世是非常不容易的,何况能亲眼见到佛,真是千载难逢啊!”宫娥想了想,说:“你这个人真难得。好吧,我把莲花卖给你,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让我生生世世作你的妻子。我叫瞿夷。”善慧菩萨说:“可我是修行人啊。我的追求是远离五欲,不结婚的。”瞿夷一听,掉头便走。善慧菩萨只好答应她。瞿夷将7支莲花统统给了善慧菩萨,说:“卖给你5支,另外两支代我献给燃灯佛。别忘了你的承诺。” 善慧菩萨终于见到了燃灯佛,他的恭敬和虔诚为大家所赞叹,燃灯佛给他授记,预言他将来定会成佛。“借花献佛”一词遂由此产生。

【燃灯佛与释迦佛授记之由来】

久远劫以前,释迦佛陀是一位财富充足且明达经论教法的梵志。他喜好布施,护爱他众如护己身。国人敬其威德才学,皆尊他为师,随持梵行之弟子多达五百人次,且都具有儒士的美德。当时,有正等觉号啑如来,引导着三界迷情返回本元。梵志欣喜地作了皈依,并请佛及僧众留自家七日,以礼供养。弟子们也各自争抢着负责力所能及的事务,有一外出刚回的童子亦请求做一点事情。梵志说:“若有无人做之事,你皆可为之。” 此童子年少清真,道志勇猛,见供佛之灯无人主管,遂把自己洗浴净洁,用白棉布缠在头上,不惜引火自焚,以身为灯。天龙鬼神惊叹童子励力向道之心,无不合掌随喜:“如此壮举世上罕见,他于来世必定成佛。”啑如来也赞许他,并加持令其火光彻夜长明,而他的头却不受损伤。童子一心专注于佛经之义,心无杂念,如是安住七日无一点懈怠疲倦的念头。于是佛为童子授记:“过无数劫,汝当成佛,号燃灯(又名锭光),脖颈、肩膀皆有光明,将教导、拯救众生获得解脱,功德无量。” 梵志闻言也请佛为自己授记。佛言:“待童子成佛之时,他会为你授记成佛。”梵志闻言大喜,此后竭力行施,遇饥者予食,见寒者给衣,逢病者给药,飞蚊爬虫之类亦随其所食按时救济,故布施之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量。

Dipankara Jataka (The Story of the Ascetic Megha and the Buddha Dipankara)

In this panel the ascetic Megha (the Buddha Shakyamuni in a past life) appears three times: first, standing before the Buddha Dipankara throwing flowers; second, prostrate before the Buddha spreading his matted locks over mud; and third, flying in the upper left of the panel in a gesture of veneration. This story is the critical beginning of the Gandharan narrative cycle, as the Buddha Dipankara predicts that in a future life Megha will reach enlightenment and become the Buddha Shakyamuni.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其它佛:其它佛007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其它佛/其它佛007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