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04

14世纪尼泊尔马拉王朝铜鎏金密集文殊金刚(六臂文殊)(龘藏)

尺寸:佛像13.2cm 宽约8.9cm 整体高约15.7cm 宽约11cm
年代:14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尼泊尔
注解:此尊佛像左后手所持莲花以及莲座下半部分为按照传统工艺修复
来源:龘藏
成交:1,500,000元(2019.04)
鉴赏:

于古老众神之境谱写的浪漫篇章—— 14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密集文殊金刚赏析 拽文/刘国鑫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004

好的雕塑在恰当的比例之上蕴含了更为深刻的宗教之美,第一眼见得之时,发自内心的震撼和本能的赞叹,恰恰是这样等级作品所展现出的魅力。当笔者第一次将这尊造像捧在手心时,大脑仿佛被瞬间抽空,时间放佛就此凝固了,此前欣赏造像的记忆、经验都退远了。事实上对于笔者来说,这样的作品,得见也是一种幸运。

文殊菩萨是印度梵语“文殊师利”的音译简称,意译“妙德”和“妙吉祥”。在佛教诸菩萨中,他以智慧见长,位居各大菩萨之首,佛经中称他“文殊师利法王子”。藏传佛教对文殊菩萨十分尊崇,与其修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认为,佛教修学的主要宗旨是断烦恼、证菩提,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法就是修智慧,智慧如利剑,可以斩断一切烦恼之贼;如果不修智慧,而仅去做一切普度众生的善事,只能修得很好的福报,终究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达到成佛的最高成就。基于对智能的重视,藏传佛教还将一些重要的上师或历史人物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历史上先后有萨迦派四祖萨班•贡噶坚赞、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清代乾隆皇帝被尊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这些化身形象也都带有文殊菩萨的形象标志,即手中或肩花上有经书和宝剑。

文殊菩萨乃是极其特殊的佛教尊神,显密各宗的不同文殊菩萨法相,共计数十种之多;其中多为菩萨身着“报身庄严”相,一般多显现寂静相。寂静相之文殊菩萨有立姿、坐姿,或举剑、持手帜物等多样身姿;较常见者为一面二臂,右手高举利剑挥悬之坐姿相,为其基本形象。密集文殊金刚是密教无上瑜伽续最为重要的本尊之一,象征着诸佛三身金刚密意之总集,教义涵盖了大乘佛教诸佛思想。根据密教经典《成就法海》记载:“密集文殊金刚三面六臂、身躯黄色、着菩萨装;三面表“法报化三身”之意,六臂结印、持宝剑、莲花、弓、箭等法器,代表五部如来之智慧”。

此尊精美的铜鎏金密集文殊金刚造像,秉承尼泊尔马拉王朝鼎盛时期经典的造像艺术风格。造像头戴传统的尼泊尔国王盔,顶部镶嵌的水滴形宝石,色泽浓烈美丽,与鎏金的光芒相互辉映。花冠尤为精美,三枝大冠叶为花枝形,繁密花叶中心为花瓣形,花心和每一个花瓣镶嵌珠石,极显华丽。这种花冠形式是早期的三叶向更晚的五叶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有形式,时代风格明显。其冠侧宝缯於耳后起伏,仿佛迎风摆动,增加了整尊造像的动势。其长耳垂掛耳饰,镶嵌宝石,穗尾垂落双肩摇晃,耳边仿佛传来清脆的碰撞声。菩萨的三张面部都呈现典型尼泊尔14世纪造像的甜美特征:额头高而阔,下颚短而圆;双眉在眉心合拢,向两旁扬起;眼距较近,上眼睑于中段处下凹,眼尾变宽收拢;鼻梁高耸而有弧度、鼻头较尖;口小而唇薄。光柔和而坚定,面容沉静安详。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陀微含的笑意与禅定时的沉静通过纽瓦尔工匠的双手弥漫在这件作品之中。菩萨上身微微左倾,而胯部向右施力,不失平衡而又极尽优雅之姿态。胸臂浑圆结实,挺拔伟岸,胸肩之间衔接过渡自然完美,雕塑技艺洗练流畅。上身袒露,项链垂珠,珠滴如水珠散开,各嵌宝石,精致典雅,最为精巧的是,项链在颈部后面以丝带相系,线条生动而写实。造像四肢修长而舒展,富有力度,突出反映尼泊尔造像注重肢体与姿态表现的艺术特色。全跏趺坐于莲花台上,右上臂手持智慧剑,作挥剑状,右中臂手中持箭,左上臂和左中臂分别手持弯弓或手牵莲枝茎,寒光凛凛的宝剑、九曲蜿蜒的长弓历经七百年不折,缘于精纯红铜牢固不破的韧性。密集文殊金刚造像,最具特色的是双手结殊胜三界印,即双手所结手印,双臂在胸前交叉,这个主要手印常被视为“金刚殊胜印”。下身所穿的绸裙材质如丝般轻薄贴体,腿间有简单而整齐如扇形排列的衣褶,绸裙上密集錾刻精美花纹,的边沿有一圈麦粒纹装饰,这些也都是典型尼泊尔14世纪左右造像的特征。深束腰仰覆式莲花座,形制极为少见。莲瓣刻画极为立体,瓣尖饰简洁卷云纹,上下缘饰有一圈连珠纹,呈方形颗粒状,莲台背面的漆红也是尼泊尔造像最为重要的特征。此件造像浪漫而又灵动,给笔者以从头至尾的涤荡。这便是尼泊尔造像的魅力之所在——将内在的悲悯和慈爱和外在的身体结构、体态完美协调,与整个工艺同样细腻地融会贯通。

作为彼时佛陀的诞生之所、佛教的发源地,尼泊尔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接壤在印度和西藏之间的内陆小国。从世界最高的山峰到南亚最茂密的丛林,尼泊尔的淳朴和神秘以及雪山脚下散发出的宗教气息,让人魂牵梦绕。尼泊尔马拉王朝的统治者积极扶持印度教与佛教,著力兴建了众多宫殿、佛龛、寺庙与供奉用具。生活在加德满都河居谷的纽瓦尔人,执起画笔,敲打铜器,开始成为尼泊尔以及远至整个喜马拉雅地区佛教艺术的主要创造者。他们天资異禀,通过铸造、木雕及石雕和绘画,刻画了一个众神之境。不止於此,他们踏出国境,穿越雪域高原,为邻邦佛国贡献技艺与创造力。因此,正如本件造像,尼泊尔造像中神祗优雅的身姿,年轻俊美的面孔、饱满的鎏金与绚丽複杂的宝石镶嵌,成为了喜马拉雅艺术的风格最具影响力的特色,并对后世的艺术创造风格有着直接的影响。

密集文殊金刚是佛教密教化之后才出现的神祇,而其对应的金铜造像则在9世纪左右出现,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上一尊10世纪的三面六臂文殊(图一)是目前年份最早的一尊密集文殊金刚铜造像。在尼泊尔密教文殊菩萨形象早期多为十二臂文殊,如尼泊尔帕坦博物馆的14-15世纪十二臂文殊(图二)和纽约邦瀚斯2018年春拍的13-14世纪十二臂文殊(图三)。密集文殊金刚形象则在尼泊尔流传极少,目前已知的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密集文殊金刚造像,除拉萨布达拉宫收藏有一尊14世纪的密集文殊金刚(图四)外,就只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有收藏一尊16世纪的尼泊尔密集文殊金刚(图五)。而这两件作品的精美的程度与龘藏春拍的这件相距甚远,毫不夸张的说这是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最美的一尊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密集文殊金刚像。顶级的尼泊尔造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颇受到市场的追捧,相对稀缺的题材更是藏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在2018年北京保利春拍上一尊罕见的43厘米的尼泊尔14世纪大持金刚像,以及古天一2018冬拍的封面作品13世纪莲花手菩萨,分别以人民币4480万(图六)和6700万的天价成交(图七)。而前文中提到的纽约邦瀚斯那尊十二臂文殊仅仅15.8厘米,成交价也高达452万人民币。这几尊造像除开尺寸,从艺术性和稀缺性来说同龘藏这尊密集金刚文殊比相比更可谓难分彼此。

纵观藏传佛教的艺术风格流域中,印度佛造像展现的创作激情更多地偏向动感、力量;西藏地区似乎更多地是袒露内心的虔诚,他们毫不介意地流露出不羁的创作灵感。而只有尼泊尔艺术,纽瓦尔艺人不仅掌握了精湛的技艺,同时在其雕塑作品中毫无保留地,表达出心里的爱慕和美学教养,就像这件密集文殊金刚,整体的每一处都仿佛浑然一体,无可增减。体现了13世纪以来尼泊尔马拉王朝创造的雄健华丽之风和秀丽婉转之气,于制作工艺上傲视同类,且题材珍贵,作为此次龘藏2019年春拍的封面作品,绝对是一件重要珍品!

参阅:
1、乌尔里希-冯-施罗德,《西藏佛教造像(卷一)》,第522页,图170B;
2、乌尔里希-冯-施罗德,《西藏佛教造像(卷二)》,第307页,图104C;
3、P. Pal ,《喜马拉雅艺术: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宝藏》,第130-132页,编号70;
4、莱特伯格博物馆,《觉醒之路:苏黎世莱特伯格博物馆藏西藏艺术》,第60页;
5、文物出版社,《盛放莲花——历代佛像撷珍》,第54页;
6、文物出版社,《缘起——喜马拉雅艺术》,第196-198页;
7、王岳《藏传佛教文殊菩萨造像形象研究》;
8、刘国鑫《浅谈喜马拉雅艺术中文殊菩萨形象的发展》;
9、古天一2018秋拍,Lot4077,13世纪莲花手菩萨,成交价:RMB 67,850,000;
10、北京保利2018年春拍,Lot5171,十四世纪马拉王朝早期大持金刚,成交价:RMB 44,850,000;
11、中贸圣佳2016年秋拍,Lot1155,14世纪尼泊尔莲花手观音,成交价:RMB 5,520,000;
12、香港苏富比2017秋拍,Lot3122,14世纪尼泊尔鎏金铜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14,525,000;
13、北京匡时2017年秋拍,Lot5235,13/14世纪马拉时期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3,967,500;
14、纽约邦瀚斯2018春拍,Lot3203,13/14世纪尼泊尔十二臂文殊菩萨像,成交价:RMB 4,512,501;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04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04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