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002

13-14世纪尼泊尔红铜鎏金嵌宝石释迦牟尼佛(龘藏)

尺寸:佛像高约14cm,宽约10.6cm;整体高约17cm,宽约13cm
年代:13-14世纪
质地:红铜鎏金、嵌宝石
风格:尼泊尔
来源:龘藏
成交:680,000元 (2019.04)
参阅: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13世纪 释迦牟尼,lot5800
鉴赏:

尼泊尔造像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在吸收古代印度造像艺术风格和手法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本民族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艺,从而形成一种具有鲜明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造像艺术形式,公元10——12世纪期间是其艺术发展鼎盛和艺术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尼泊尔造像艺术从公元7世纪开始影响我国西藏,公元12世纪后随着东印度王朝及其佛教和佛教艺术的终结,更成为影响我国西藏造像艺术的主流。历史上尼泊尔造像不断大量地传人西藏,同时又有不少尼泊尔艺术大师翻山越岭入藏帮助造像,元朝时入仕我国的尼泊尔艺术大师阿尼哥便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尼泊尔造像艺术对我国西藏佛教艺术影响的时间之长、程度之深、地域之广,是印巴次大陆其他艺术流派无法相比的。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佛教中享有至尊的地位,因此在佛教艺术中具有无与伦比的突出表现。此尊释迦牟尼颊颐方圆丰满,鼻眉线条相连,眉间硕大的水滴形白毫上镶嵌绿松石。眼睑低垂,表情静穆柔和,双唇饱满,嘴角微扬,流露出无限智慧和宽广的慈悲。头饰靛蓝螺发,排列规整,肉髻高耸,顶严为宝珠,高竖的发髻是我佛智慧的象征;丰满而自然垂下的双耳上,匠心独运地装饰着两朵小花,给庄严而稳重的释迦牟尼恰到好处地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佛陀的面容以童子相开脸,散发着青春盎然的气息,从而更显纯净无染,喜乐无畏。整体角度看来,这些却丝毫没有抢眼到喧宾夺主,却在不经意的凝视间给人以惊喜。 右肩袒露,袈裟一角覆搭于左肩,在衣缘处饰两行连珠纹,袈裟上用阴线錾刻出百衲衣的样式,材质如丝般轻薄贴体,下身所穿的绸裙亦作如此装饰,腿间有简单而整齐如扇形排列的衣褶。对于造像身体的描绘,释迦牟尼左手禅定印是他内心恬静沉思的外现,右手触地是其降伏邪魔之时消除内外魔障的坚定。简洁的身体装饰,是为了突显壮硕的体型,其胸臂浑圆结实,挺拔伟岸,胸肩之间衔接过渡自然完美,雕塑技艺洗练流畅,将浑圆弹性的青春肌肤表现的触手可掬。

造像整体红铜为胎,外施鎏金,胎体厚重,脱落的鎏金表层下,铜质精纯光泽明亮。造像优美而雄健的躯体,尤其气韵生动,譬如圆润的肩膀和高挺的胸部,都在表现饱满的肌肉感,体现极高的铸造工艺水平,尽显一位青春少年的健美肢体。整体来说此尊造像比例匀称,造型端庄,铜胎结实厚重,神情窈然、面容详和,面部细节铸刻细腻,以其面相之生动和造像之精湛,堪称佛教造像中之精品,足见应是尼泊尔黄金时期的大师之作,在拍卖市场上难得一见,值得各位藏家重点关注。

参阅:
1、《瑞宝阁藏金铜佛像研究(四)尼泊尔风格造像(9-18世纪)》
2、乌尔里希·冯·施罗德《西藏佛教雕塑》卷二,第1064页,图272A-B
3、北京出版社《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一佛造像(卷上)》第114页,图72
4、西藏大昭寺收藏,14/15世纪红铜镀金释迦牟尼佛,编号:837[A]
5、文物出版社《藏传佛教金铜造像图典》第140页
6、香港佳士得2016春拍,Lot3303,14世纪尼泊尔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成交价:RMB 19,810,320
7、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Lot6011,14-15世纪释迦牟尼,成交价:RMB 3,450,000
8、北京古天一2016秋拍,Lot2048,十五世纪释迦牟尼佛像铜鎏金,成交价:RMB 2,990,000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002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002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