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35

4世纪十六国后赵(338年)青铜镀金释迦牟尼佛禅定像(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尺寸:H. 40 cm x W. 24.1 cm x D. 13.3 cm
年代: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四年(338年)
质地:青铜镀金
风格:中原
来源: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参阅:外部链接
鉴赏:

佛陀338年:中国已知最早有纪年的单体佛像

这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400 年后制作的,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有年代的佛像。它高约 16 英寸,是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最大青铜雕塑之一,并在当时使用复杂的技术铸造。虽然它显示了古代犍陀罗(现在主要位于巴基斯坦,连接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路线)艺术的风格影响,但中国特色使这座雕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公元二世纪,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佛教僧侣开始将佛教经典从梵文翻译成中文。但直到公元 220 年汉朝灭亡后,佛教才在全中国普及。宗教结束了社会各个阶层的痛苦循环,这在这个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可能特别有吸引力。

铭文将此雕塑归因于后赵,一个由来自中亚的非汉族人在四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中原建立的北方国家。国家的统治者将印度僧侣佛图登(卒于 348 年)视为他们扩大领土的主要宗教顾问和军事顾问。公元310年,佛陀登入中原,宣讲佛法,求皈依。他被后赵统治者视为一位神奇而受人尊敬的大师。这些非汉族统治者为了拜佛祈福,委托修建大型寺庙、修建石窟、大量制作佛像。

佛图登可能启发了后赵的第三任国王石虎,委托制作了这样的雕像。公元338年,即此佛出世之年,石虎攻陷中原四十余城。 公元 338 年的佛陀与犍陀罗的雕塑有着相同的风格元素,犍陀罗主要位于现代巴基斯坦的一个地区。学者们推测,小型雕塑连同佛经和绘画被带到中国,启发了那里的艺术家。

关于第一批佛像的创作时间和原因存在重大争论,它们很可能比这部作品早几百年。很少有早期佛像刻有日期,这使得这尊罕见的佛像对早期佛教艺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最早的佛像来自印度中部的马图拉和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作为一个与希腊和罗马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国际大都会地区,古老的犍陀罗连接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路线。犍陀罗艺术展现了东地中海艺术的回声,并波及到中国。

学者们认为佛陀 338 年的姿势与犍陀罗雕塑有令人信服的比较,尤其是在悬垂长袍下交叉的腿。 中国特色使这座雕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人物的排列,双腿交叉在均匀垂褶的长袍下并放置在矩形基座上,可能模仿了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中国的中亚原型。然而,这尊佛陀重叠的、向内的手掌是从中国正式的恭敬姿态中采用的。他的脸庞、发型、长袍和宝座也根据中国人的喜好进行了改编,以吸引当地的信徒,尤其是他迷人的微笑和去除了胡须。 底座背面的残缺铭文表明这座雕像属于后赵(319-351),一个由游牧民族在河北建立的王国,最终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正是在这个王国里,佛教在成为少数宗教数百年后成为国家支持的、广泛传播的宗教。

底座部分铭文:建武四年,岁在戊戌,八月卅日,比丘朱。. . 慕道德。. . 及三。. . 生。建武四年(338年),武虚年八月三十日,有僧名(朱)。. . 尊重道德和美德。. . 和三个。. . 生活。 这位佛陀会被放置在一个供个人虔诚的祭坛上。它的底部和头部的洞证明这尊佛陀缺少了它的某些部分。大约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其他中国青铜佛像提供了关于这座雕塑在其原始荣耀中的样子的线索。

后脑勺的方形突起很可能支撑着一个光环,象征着佛陀的成道。头顶的洞里可以放一把阳伞,这是一种常与皇室联系在一起的吉祥象征。底座前部的三个孔可能固定了一朵莲花——也象征着开悟——和一对狮子。与王权、力量和权力相关的狮子是佛教最强大的象征之一。事实上,佛陀的教义有时被称为“狮子吼”。 该雕塑的大部分表面都使用一种称为水银镀金的技术进行镀金。它的尺寸使其成为当时最成功和最昂贵的幸存产品之一。镀金表面是通过应用金和汞的糊状混合物(汞齐)制成的。在火上加热会使汞蒸发,释放有毒烟雾,并使金结合在表面上。然后用坚硬、光滑的金属或石材工具打磨这个金色表面,使其更闪亮、更紧凑。今天,汞合金因用于修复蛀牙而广为人知。

2010 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公元 338 年的佛陀是使用块模技术用含铅青铜铸造的。这个过程的一个标志是使用方形青铜花环或垫片。在块模铸造中,首先由物体制成粘土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创建粘土模型。模具被切割成多个部分,这些部分围绕核心(通常是粘土)重新组装以形成用于铸造的模具。然后将熔融青铜浇注在模具和型芯之间。一旦冷却,模具和型芯就会破裂以露出物体。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对该藏品的注释

This statue is the earliest known dated Buddha sculpture produced in China, with an inscription on its base mentioning the year 338. This date is about four hundred years after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from India to China. Originally from an altar shrine, this Buddha statue was once seated on a platform and adorned with a canopy and two halos. It is among the largest bronze sculptures to have survived from the fourth century, when Chinese Buddha images we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art of ancient Gandhara in modern Pakistan, Afghanistan, and India.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ke this statue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art in China. The figure’s arrangement, with legs crossed beneath an evenly draped robe and set on a rectangular pedestal, is probably modeled after a Gandharan prototype brought to China via the Silk Road. However, this Buddha’s overlapping, inward-facing palms are adopted from a formal Chinese gesture of reverence. His face, hairstyle, robe, and throne have also been adapted according to Chinese preferences to attract native devotees.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os and the invasions of nomadic peoples from the north contributed to the rapid spread of Buddhism among various ethnic groups who all sought spiritual relief and a better afterlife. The fragmentary inscription on the back of the base indicates this statue belonged to the Later Zhao kingdom (319–351), a kingdom founded in Hebei by a nomadic people who eventually controlled most of northern China. It was in this kingdom where Buddhism became a state-sponsored, widespread religion after being a minority religion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is statue was commissioned by a monk who was probably a foreign disciple of the famous Indian monk Fotudeng. Fotudeng arriv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310, preaching the Buddhist faith and seeking converts. He was trusted by Later Zhao rulers as a miraculous and venerated master and served as the principal religious counsel and military adviser in their campaigns to expand the territory. To worship Buddha for blessings of victory, these non-Han rulers commissioned the building of large-scale temples, the construction of ornamented grottoes, and the mass production of Buddhist statues.

译文:

这尊佛像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有年代的佛像,底座上刻有公元338年的铭文,距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约四百年。这尊佛像最初来自一个祭坛,曾经坐在一个平台上,并装饰有一个华盖和两个光环。它是公元四世纪保存下来的最大的青铜雕塑之一,当时中国的佛像深受现代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古代犍陀罗艺术的影响。

中国特色使这座雕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个人物的排列,双腿交叉在一件均匀披着的长袍下,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基座上,可能是仿照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中国的犍陀罗原型。然而,这尊佛陀重叠的、向内的手掌是从中国正式的恭敬姿态中采用的。他的脸庞、发型、长袍和宝座也根据中国人的喜好进行了调整,以吸引当地的信徒。

社会和政治的混乱以及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促使佛教在各族群中迅速传播,他们都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和更好的来世。底座背面的残缺铭文表明这座雕像属于后赵国(319-351),一个由游牧民族在河北建立的王国,最终控制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正是在这个王国里,佛教在成为少数宗教数百年后成为国家支持的、广泛传播的宗教。

这座雕像是由一位僧人委托制作的,他可能是印度著名僧人佛图登的外国弟子。公元310年,佛陀登入中原,宣讲佛法,求皈依。他被后赵统治者视为一位神奇而受人尊敬的大师,并在他们扩张领土的运动中担任主要的宗教顾问和军事顾问。这些非汉族统治者为了拜佛祈福,委托修建大型寺庙、修建石窟、大量制作佛像。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最著名的后赵建武四年造佛鎏金铜像,是我国现存最早明确纪年的立体雕塑佛像。佛作高髻,发纹刻画精细,额际宽平,下颚部渐收。柳眉杏眼,眼睑刻画细挑深长,鼻梁平挺,人中深凹,嘴角微微上翘,含有一丝笑意。神情温静,面貌端庄,俨然汉人形象。著通肩式大衣,圆领,衣褶自两肩由胸前下垂,呈U形重叠状,而衣褶线条的高突程度亦较前有明显减退;衣摆两端搭过肘部外展,对称而具飘动感。双手合前,作禅定印相,五指纤长,刻画细腻。结跏趺坐于高佛座上,座正面外缘细刻花纹,中有三个插孔,应为配饰双狮及宝相花之用。这是一件佛造像由西天传来,遂被中土接受并开始汉化演进的典型实例。公元4世纪到5世纪初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相继入主中原, 政权交替, 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但是, 由于统治阶层的提倡, 信众的迅速增多, 佛教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人们对来世幸福的渴望, 对积攒功德的寻求, 使得长期沉寂的佛教造像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因为背铭带有后赵建武四年 (338) 的纪年,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一尊中型鎏金铜佛成为研究这一重要时期佛像的标准器。这尊佛像传1880年左右出土于河北某河畔, 民国初年已流失海外, 30年代为古董商卢芹斋所获, 50年代售与亚博的建立者, 艺术收藏家布伦戴齐。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35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35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