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67

6世纪西魏石雕释迦牟尼佛坐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尺寸:高89厘米 宽61厘米 厚25厘米
年代:西魏
质地:石雕
风格:中原
来源: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参阅:
鉴赏:

麦积山石窟117窟:北魏时期开凿的小型洞窟,两侧壁的两身佛为北宋时期重修,但正壁为一石雕佛像,是西魏时期作品。虽然雕像的背光部分大部分残损,但佛像的主体却保存得极为完好,技法娴熟,雕工细致,是麦积山石窟为数不多的雕刻作品中的精品。特别是佛袈裟的下摆部分衣摺摆布如流水般地流畅,将衣物的质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丝毫感觉不出是冰冷的石刻作品。而在这一部分保留完好的石绿、土红、黑等颜料又给造像平添了一份雅致的美感。

佛的右侧侍立一弟子,着石绿色内衣(大部分被烟熏为黑色),外裹土红色的袈裟。右手平举胸前并持一小型法器,左手前垂持一瓶体饱满的净瓶,下颌轻轻上扬,虔诚地仰望着佛陀,似在聆听教诲。


麦积山石窟开凿于陡峭的崖壁上,自后秦、西秦,又经北魏、西魏、隋、唐,至宋、元、明、清各时代均有营建。这尊坐像原为麦积山西崖第117窟的主尊,头部略方,高肉髻,饱满的脸颊,目光俯视。西魏造像继承了北魏造像传统,人物仍具有秀骨清像的特征,但人物身躯更为饱满,富有张力。佛像于须弥座上结跏趺坐,内着僧祇支,胸前束带,外披厚重的袈裟,衣褶垂搭于台座前,层层叠叠的处理富有韵律和节奏。左手施与愿印,右手残损。佛像身后有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以莲瓣装饰。两侧的弟子像,残存右面一身,侧身面朝主尊,一手持净瓶,姿态恭谨。造像身上仍保留有当时的彩绘,得以一睹当时洞窟内的华彩。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67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467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