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藏西

风格:西藏西部

842年吐蕃末代赞普达尔玛(Dharma)被刺身亡, 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逃到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 建立古格王国. 尼玛衮死后, 他的三个儿子将领土瓜分, 长子贝吉衮占据芒域, 后来发展成为拉达克(Ladakh)王国; 次子扎西衮控制古格地区;幼子德祖衮占据桑噶. 古格王国逐渐吞并另外两国, 古格王耶歇沃重振佛教, 古格王国成为佛教复兴的重要基地. 耶歇沃是扎西衮的儿子松艾(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去世)的法名, 他放弃国王身份, 出家为僧, 致力于佛教的复兴, 为此他派仁钦桑波(958—1055)等21名青年才俊去克什米尔学习密法, 仁钦桑波成为后弘初期佛教振兴的僧人领袖, 贡献巨大. 耶歇沃于996年修建了著名的托林寺, 将之建设成佛教中心与译经中心. 佛教复兴的运动带动了佛教艺术的发展. 仁钦桑波从克什米尔带来的工匠参与寺庙建设与尊神绘塑工作, 克什米尔艺术的影响直接进入阿里地区.耶歇沃之子强曲沃派人于1042年请阿底峡到托林寺住锡. 阿底峡大师是孟加拉王族后裔, 时在摩揭陀著名的寺庙超岩寺任上座, 到西藏西部以后, 传法三年之久,并与仁钦桑波一起翻译经典, 促进了藏西佛教的发展.

随着穆斯林势力在西北印度的扩张, 很多僧人, 艺术家逃离当地寺庙时多携带神圣的法物来到藏西避难, 他们携来的造像与本地的作品之间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艺术水平都相当接近, 要准确区分哪些是藏西本地作坊制作的铜造像, 哪些是克什米尔的舶来品十分困难. 11至12世纪藏西本地艺术家以模仿克什米尔风格的造像为主, 偶尔独立创作的作品较为稚拙, 水平不高. 15世纪藏西进入黑暗期, 铜造像数量少, 风格不明朗. 从保存的壁画来看,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西藏中部的影响进入这一地区, 带来了帕拉艺术风格. 到了元代, 尼泊尔艺术也传到此地. 不过, 虽然藏西艺术陆续受到其他地区风格的影响, 克什米尔传统与本地艺术结合的风格仍占据主流, 与西藏中部的造像形成鲜明的对照.

藏西青铜合金造像主要流行于11–15世纪, 其艺术特点是主要表现为材质多采用青铜合金, 铜色细腻, 光亮, 古朴典雅, 制作工艺有镶嵌银和红铜或无镶嵌的. 一般认为镶嵌是克什米尔, 帕拉艺术的工艺, 所以藏西造像中佛像眼有嵌银的, 普遍认为年份较早, 无嵌银或红铜者14世纪以后多见.

外文描述

Western Tibet

相关页面

造像特征

早期藏西青铜合金造像艺术风格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佛的脸型圆润,慈眉善目,开脸具有东北印度帕拉风格特征。衣着紧贴身体,纹饰简练,在手腕及脚碗处有紧收的袈裟边缘,身下有扇形排列的袈裟角,腰间袈裟内有隐约可见的绳带勒出的腹肌,这些都是帕拉艺术早期的特征.
2.  菩萨也是脸型圆润,慈眉善目,开脸与佛同出一辙。头带三角叶宝冠, 花冠冠叶多,花瓣以曲线线条连结。身上服饰,项链,臂箍繁复,装饰性强,仿佛是帕拉艺术在藏西的翻版。
3. 造像台座的莲瓣宽大饱满,圆硕,尖部微微向上,向外翘起。
4. 整体采用青铜合金浇铸,铜质细腻,色泽沉郁。

帕拉王朝在12世纪消失后,帕拉艺术对西藏的文化影响减弱,13至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艺术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造像风格上保持了早期的藏西青铜合金造像艺术的风格及工艺特征,但比对早期造像,还是区别明显:
1. 造像的面容,身姿变瘦,受帕拉艺术影响的程度减弱。
2. 造像的台座收窄,整体造型比例由先前的正三角形过渡到锥形三角形,有些台座的莲瓣尖部出现草头。

受克什米尔与帕拉艺术双重影响的12-14世纪藏西青铜合金造像:
在地域上,藏西处在克什米尔与东北印度的帕拉王朝之间,宗教,艺术等方面,自然会受到双重文化的影响。比如佛造像的面容,服饰特征,镶嵌工艺等方面,藏西12至14世纪青铜合金造像既有早期克什米尔造像艺术的痕迹,又有晚期受帕拉艺术影响的工艺特征,是双重文化的混合,时代,地域特征十分明显。13-14世纪藏西的上师造像借鉴了佛,菩萨造像的工艺,整体成正三角形,造型身姿挺拔,结构匀称,衣袍紧贴身体,神态写实。台座莲花瓣呈宽圆饱满,莲花尖部或尖部草头略微向外翻卷。


两宋时期的西藏西部明显受到克什米尔艺术的影响. 元朝时的藏西风格,仍是当时西藏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因为它在工艺上仍保留了一些宋代藏西风格的特点,如多用黄铜造像,身上衣纹用红铜镶嵌等。但是在整体造型和装饰风格上同前期有了较大的不同,造像姿势变得舒展,不象前期身体呆板,四肢短粗;佛像的衣纹除采用尼泊尔造像惯用的萨尔纳特式表现手法外,还出现了藏式写实衣纹(衣纹平贴,衣褶立体感不强);菩萨的装饰在尼泊尔艺术模式的基础上也加进了藏人自己的审美情趣(如花冠正面的半月状装饰等),更富装饰意味,这些都是前期风格中没有的。其中,造像的面部、写实性写纹以及装饰风范已明显表现出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是藏西造像风格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明朝时期的藏西风格造像,产地仍以藏西为主,但同时也影响到日喀则地区。佛像用黄铜铸造,表面不鎏金,面形生动,衣纹写实,这些仍保留丁前期的特点。但在造型及装饰风格上也有了明显的变化,造像结构匀称,造型端庄,尤其是莲花座及莲瓣形制不同前期大梯子形和大莲瓣形式,都表现出与时代主流风格的一致性.

深度阅读: ……

参考文献:
西藏西部佛像雕塑艺术_李逸之.pdf

造像列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藏西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风格/藏西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