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斯瓦特

风格:斯瓦特(Swat)

斯瓦特古名“乌仗那”(Udyana),黄铜造像数量较多。6世纪以后,斯瓦特、克什米尔艺术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末至8世纪初,伊斯兰教把触角伸向中亚地区,然后入侵印度北部,西北印度逐渐伊斯兰化,佛教和印度教徒受到迫害,寺塔被毁。斯瓦特居于犍陀罗东北斯瓦特河谷中,克什米尔位于犍陀罗东部印度河支流的河谷中,均离开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直到11世纪斯瓦特才告陷落,14世纪克什米尔终被征服,在此之前,佛教徒、艺术家纷纷到此避难,使得这些地区难得地保持了佛教文化的繁荣。

6世纪至10世纪时,斯瓦特地区的佛教造像吸收了印度北方的犍陀罗、印中的笈多特色,又与中亚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斯瓦特风格。斯瓦特造像风格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在6-8世纪,而其发展鼎盛并转衰的阶段是在8-9世纪。据统计,世界各地收藏的斯瓦特风格佛像不足百件。其造像立体感较强,注重细部刻画,对克什米尔地区和中国西藏西部的佛教造像具有一定影响。斯瓦特对于藏传佛教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据说,被誉为藏传佛教“第二佛”的莲花生(Padmasabhava,8世纪)就是来自乌仗那国的王子。8世纪,应藏王赤松德赞(Khri-sRong lDe-bTsan,742—800)迎请入藏弘法,于779年创立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为佛教在西藏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外文描述

Swat

相关页面

造像特征

斯瓦特铜造像的特点是颊颐丰满,双目大睁而无神,鼻梁扁平,身体健壮,肌肉匀称,喜用金、银、红铜装饰眼眸、嘴唇和白毫,具有强烈的本地化色彩。莲花座呈花瓣式,莲瓣均匀布满一周,宽大肥实,头部尖锐. 此外,斯瓦特造像均有笈多式螺发,虽然袈裟仍然有犍陀罗式的厚重,但“V”字衣领以及贴身的袈裟下肌肉凸现,以规则排列的线条表现衣褶,却是笈多艺术的特点。早期的斯瓦特造像多以莲瓣直接着地,此后覆莲下加平台的情况更为常见,亦常见山石座和矩形鸟兽座。

斯瓦特造像从有限的现存实物看,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艺术特色。佛像大都头部浑圆,大耳垂肩,面庞方圆,高鼻深目。顶部肉髻硕大而平缓。身着通肩大衣,衣纹起落明显,衣褶甚多,胸部以下呈不均匀U形分布,整体给人衣质厚实,沉重之感。双手中的一只常常微微向上抬起,手势自然亲切,不象后来佛像手印的完全程式化。佛座:一般为须弥座(台座)形式,佛座两侧各有一狮子蹲踞;狮子造型古朴,象征佛陀的威严和伟大。这些艺术特征无不体现出犍陀罗艺术的样式和风格。同佛像一样,菩萨像体现的传统艺术特色也十分突出。大都头戴花冠,顶部有一扇形装饰物。这种扇形装饰是斯瓦特菩萨像的常见形式,来源于犍陀罗式菩萨像头饰。在工艺上,斯瓦特造像大多采用铜铸、所用铜质皆为黄铜,整体铸造,无分铸焊接现象,不鎏金。铸造完后还多附加进行抛光处理,使佛像看上去圆润锃亮。造像的眼珠习惯以银镶嵌,不过这种嵌银的工艺,在克什米尔造像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深度阅读: 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与样式(上)

参考文献:
……

造像列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斯瓦特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风格/斯瓦特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